離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,我所做的只是一再確認自己該準備的是否已經準備妥當,然後等待出發的時間到來。出發前來篇感言兼雜記。

一、行李

 上週整理行囊時,原本打算使用登山背包+捲式行李袋,這樣所有行李都可以不用託運,也不用擔心前往的地方是否草皮/石板路太多會把輪式行李箱的輪子卡住/敲壞。就這樣做好「背包客」的心理準備時,卻發現我要帶的東西無法全數裝入。

 習慣上,我每天要喝4000c.c.的水分,理想的狀態是帶個2L大水壺放入登山背包,可是登山背包光是衣物就已經裝到滿出來,最多只能在其左右側邊各放一個0.6L的細長型腳踏車專用水壺(帶兩個水壺感覺有點滑稽ㄟ...)。

 登山背包本身有兩側腰部的小袋,放手機和護照有點擠(護照還可能會彎曲變形),如果選擇登山背包,不方便再繫腰包放重要物品,若是再多個手提袋或斜背袋還拎個大水壺,上下飛機時會有點困擾。

 就這樣思前想後,心裡拉鋸了好幾天,無法決定要捨棄什麼東西不帶,再轉頭看看老公的登機箱,抱著試試看的心,把登山背包裡的衣物搬到登機箱,發現登機箱容量比登山背包還大;捲式行李袋的衣物改放至一般後背包,一般後背包容量也比捲式行李袋還大。這下,我可以把需要的東西全數帶齊,絕不能離身的護照、錢包、手機則放在隨身腰包,大水壺可放入後背包,解決了問題也大幅減輕了肩背部負荷過大會背到歪腰的風險。真遇上不可避免的草地或石板路,認份的提登機箱就是了。那麼,前幾天我到底在堅持什麼呢?真是耍白痴...)

 

二、為什麼是挪威?

 去年,一位大學同學到挪威、冰島自助旅遊,拍的照片風景很美,我很想親眼去看看。

 冰島沒有鐵路,連公路也不發達,適合租車環島,地方是台灣好幾倍大,人口只有30萬人(你沒看錯,我沒有少打一或二個0,不是300萬人或3000萬人),除了環島公路以外的路況據我查到的資料是「有如台灣產業道路加上不定時的融冰飄雪」,要是臨時遇上車子出狀況,前不著村後不著店,放眼望去恐怕連動物也沒幾隻,在台灣只會開車若是車有狀況就只會找修車廠如我,大概就是「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」的血淋淋寫照吧!

 挪威有鐵路公路,由於地形太破碎,鐵路遠遠比不上英國及其他歐陸國家(如:德國、法國...),國土太狹長,搭公車非常費時,所幸有沿岸遊輪可遍遊各大小城市,航空也很便利

 查詢過這兩個國家自助旅遊適合的交通方式後,挪威勝出!

 

三、怎麼敢自己去旅行?

 最近常被問到這個問題。我會反問「為什麼你不敢?」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安全問題和語言問題。中歐、北歐的治安和公民化程度普遍優於台灣,我不認為安全問題是需要考量的部份。如果是南歐、南美洲或是中東一些治安不那麼好,甚至對女性不友善的國家,那麼我會選擇跟團。

 前兩回去英國,有人說「那妳英文一定很好才敢去」,我的答案跟其他有膽自己出門當背包客的人一樣「語言好不好、通不通,不是決定敢不敢的因素」。歐洲國家多數都號稱「國民通曉英文」,但是以我曾有過的經驗,如果那樣就叫做「國民通曉英文」,台灣也可以算是「國民通曉英文」的地方了。挪威通行的語言是挪威語,我可連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啊!

 敢不敢,是心念決定的。至少我先規劃好交通路線、安排好每天晚上住所,讓家人比較安心,而不是訂了機票帶著睡袋先飛過去目的地國家再說(我也真的認識敢這麼做的人,無入而不自在,那才真的叫做「心完全自由」,但是目前我做不到也不想做到這樣)。綜上所述,我的「敢」是有限度的。至於要怎麼從「不敢」變成「敢」自助旅行,可以從鄰近治安較好的國家例如日本、新加坡先練練膽啊!第一次會怕,但是跨過第一次的門檻,自助旅行是會上癮的!

 

四、飲食不適應怎麼辦?

 只要踏出台灣,必然會有飲食上的問題。歐洲不比台灣到處有便利商店,而且飲食習慣也大不相同。更麻煩的是有些不大的城鎮,可能只有酒吧沒有餐館,或者是地廣人稀連住家都要走很遠才看得到零星的幾戶。所以隨身自備食物和飲水是必須的。我不帶保溫壺,因為光是空瓶就很重,也就是說,我要帶的食物要嘛可以直接吃,要嘛只能冷泡。幸好這些年來我已經習慣草本奶昔的口味,一天以三份做計算基準來做準備,在夏天也很涼爽(根本是台灣寒流來也沒那麼冷)的國度四處走,至少不會餓到發抖。

 

以上,行前報告完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庶務課不良特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