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下腹的腫塊,從剖腹產後開始出現,已經跟我共存十年,皮膚表面便可見到硬塊微微隆起,平日會癢,經期有點刺痛感。一開始我只當是蟹足腫,加上孩子小,因此沒有特別去找醫師處理。後來發現腫塊漸漸的越來越大越來越硬,曾特地到聖馬爾定醫院找幫我接生的醫師詢問,但醫師只是照照超音波,說沒有什麼問題,順便要我做了子宮頸抹片就結束問診,我只好選擇不當一回事。

 腫塊不只變大變硬,癢感和痛感也隨著時間增強,數年後第二次就診換到嘉基婦產科找其他醫師,這次得到的說法是剖腹產的收尾處癒合不良造成的"脂肪瘤",等我下次要再生產一起處理就好。困擾還是沒有解決,只是兩個婦產科醫師都說沒有怎樣,我想,那可能真的是我自己太敏感吧!直到去年8月我跟乾媽聊天提起這個小困擾,她很熱心的直接幫我詢問她熟識的婦產科醫院醫師,然後告訴我醫師的判斷是子宮內膜異位瘤,要我直接去看診了解詳細情形。

 一直拖到10月底我才踏入乾媽介紹的婦產科醫院,找她熟識的醫師看診。這次的醫師聽了我主述的狀況,並且按壓腫塊之後,很肯定的告訴我那麼硬,絕對不是脂肪瘤,應該是剖腹產時沒有清理乾淨殘留的子宮內膜/胎盤,被肌肉組織包覆形成的子宮內膜異位瘤,由於無法像正常月經一樣排出,每個月卻仍舊受到荷爾蒙刺激增生,不僅造成我的不適感,而且還會一直被撐大直到停經為止,解決方式是開刀或吃避孕藥緩解

 本人早已結紮,吃避孕藥又只能治標,當然是開刀拿掉啊!只是該婦產科醫院已不做手術,醫師要我去找大醫院的一般外科處理就好。於是11月初到嘉基掛一般外科,大醫院嘛~什麼都要按部就班,光是排個電腦斷層就等了超過半個月啊!電腦斷層後回診確認腫瘤大小約從表皮往下直徑3公分,終於可以安排手術日期,但是醫師說他的排刀時段只能選週三或週五,配合我可以的日期,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,12月13日開刀。

 這只是個小手術,傷口約六公分長,深度不算深,因此手術完當天我就可以自行走動(傷口不像剖腹產那麼深層痛了好幾天還無法直起腰走路),只是任何動到腰腹的動作都會痛,走路速度也無法像沒開刀時一樣快而已。第二天早上醫師巡房時就說我可以出院了,只是傷口的引流管留了幾天,在拔出之前回家後每天要自己擦藥換紗布三次。開完刀到表面癒合大概花了半個月時間,這段期間,被剜掉肉的內部還是隱隱作痛,但是漸入佳境。時至今日,我已經可以用以往正常速度走路而不會痛。醫師交代半年內都要用束腹幫助內部肌肉生長完全,兩個月內不得提重物,其餘如常。

 本來只是在臉書上報平安,告訴關心我的親戚朋友自己去動個小刀,沒什麼大不了,可是陸續有人問我到底怎麼了,一次又一次的解釋有點煩,乾脆寫成文章好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子宮內膜異位 腫瘤
    全站熱搜

    庶務課不良特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