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英國那段期間,最大的開銷除了學雜費之外,就屬電話費了。一張國際電話卡面額有5英磅、10英磅和20英磅,而且有很多不同公司可以選擇,不過巴斯大學校園和城裡提供的選擇不多。我一向只買20英磅的面額,因為折扣比較多(最低曾買過七折),為了買電話卡,平均三個星期會到倫敦中國城的專賣店一趟,直接一次買個五張。 

  一張20英磅面額的電話卡打回台灣能講多久呢?這要視電話公司和時段而定,最多可以講250分鐘,但是少的時候也可能只有百來分鐘。所以剛開始買的時候,我有可能五張電話卡分別是五家不同公司的,然後漸漸的只買其中一、兩家的。不過,也許是一分錢一分貨,有時太便宜的電話卡,通話品質不良,甚至是突然間斷話,要重撥好幾次才會再打通,每次重撥都要按大約三十個數字,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才知道到底撥通了沒,真的是會讓人又氣又急。

 

 當然,長期在異鄉,申請一隻手機是必要的,當時手機的固定月費大約將近20英磅,所以整個月下來,電話費用就要一百英磅左右。打那麼多電話打給誰?我不是那種會天天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的孝女,當然是打給當時身在台灣的男朋友啦!現在回想起來,花那麼多電話費,講的都是一些好想你、好愛你的肉麻話,還有一些生活上雞毛蒜皮的小事,真是「討債」啊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庶務課不良特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