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雜記 (55)
- Nov 10 Wed 2021 17:45
十五歲那一年
- Nov 08 Mon 2021 23:38
我的婚前人生概述
(一)
每個人的原生家庭、成長環境,還有生活圈都不一樣。生長在像我原生家庭這樣的環境,對於我天生個性來說,是很大的心理負擔。我也徬徨過,曾經試著學習讓自己更像母親希望的樣子,但是畫虎不成反類犬,戴著面具、滿嘴客套話我做不來,穿戴名牌讓人豔羨的虛浮感,讓我不自在。後來還是決定順自己心意過日子。
- Jan 03 Wed 2018 17:56
動手術
右下腹的腫塊,從剖腹產後開始出現,已經跟我共存十年,皮膚表面便可見到硬塊微微隆起,平日會癢,經期有點刺痛感。一開始我只當是蟹足腫,加上孩子小,因此沒有特別去找醫師處理。後來發現腫塊漸漸的越來越大越來越硬,曾特地到聖馬爾定醫院找幫我接生的醫師詢問,但醫師只是照照超音波,說沒有什麼問題,順便要我做了子宮頸抹片就結束問診,我只好選擇不當一回事。
腫塊不只變大變硬,癢感和痛感也隨著時間增強,數年後第二次就診換到嘉基婦產科找其他醫師,這次得到的說法是剖腹產的收尾處癒合不良造成的"脂肪瘤",等我下次要再生產一起處理就好。困擾還是沒有解決,只是兩個婦產科醫師都說沒有怎樣,我想,那可能真的是我自己太敏感吧!直到去年8月我跟乾媽聊天提起這個小困擾,她很熱心的直接幫我詢問她熟識的婦產科醫院醫師,然後告訴我醫師的判斷是「子宮內膜異位瘤」,要我直接去看診了解詳細情形。
- Oct 17 Tue 2017 17:42
量大造成質變
- Sep 30 Sat 2017 16:03
學陶笛(二)換班級
三月開始學陶笛至今,我的進度衝很快,多數是自學而來,遠遠超過在社大老人班能夠學到的所有技巧,所以詢問授課老師是否有另外開比較適合我的班別。六月底試聽之後,已決定要換班,但是連續三個月不是我有事,就是老師帶團出國放假,終於能夠在九月最後一週開始插班上課。上課時間是兩小時,但我得先搞定自家孩子,時間上來不及,於是跟老師商量只上後半段,老師也同意了。
新的班級是老師帶的青少年陶笛樂團,多數學生都已經學了數年,極少數成年人是陪公主王子上課順便學習,只有我不是。然而,從社大老人班換到樂團少年班的進度差異大概是牛車比飛機,原本四週還不見得練完一首變成一週四首,而且每首的節奏/調性難度也提高。第一次去上課,進度突然快轉100倍,幸好底子夠紮實還跟得上,只是,以往練琴看慣五線譜,看簡譜的反應在數算節拍變化時比看五線譜慢一點點,跟著哼唱旋律後就沒問題了;曲子裡的斷句/表情也一點即通。上課練習的過程,我立即視譜吹奏偶有半音指法不熟而放炮,可是這個年紀還能學音樂,即使是跟一堆年紀足當我孩子的一起學習,仍覺得很開心。
- Mar 21 Tue 2017 15:12
學陶笛(一)報名上課
曾經有個念頭,想要學習可以隨身放包包帶著的樂器,至於想學什麼樂器,也一直沒有定論。在十幾年前陶笛還不那麼盛行的時候曾看過陶笛阿志(在夜市店家?)的推廣,但當時以六孔為主的陶笛實在引不起我太大興趣,而且婚後也就沒有再想這件事。一直到最近五年內,陶笛的表演越來越常見,早也改良成十二孔,才又開始注意這個樂器。然而,一直到今年二月我終於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,才查詢救國團和社區大學的課程,決定以時間為主去選自己「看起來」想上的課,原本我想繼續學幾年前曾短暫學過的肚皮舞,卻因為人數不足而開不成,改選陶笛。
社大的第一堂課不知道要買什麼樣的陶笛,因此聽從授課老師的建議向其購入綠色水波紋中音C調單管陶笛,然而,單管陶笛的指法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,跟國小必學的直笛太相像,當堂上課我就已經摸熟13個全音音階的指法了,至於上課時老師教的節拍和吹法,對我來說也都是複習而已。半音音階在課後我自己上網查詢,第二天已經全數記起來了。只要哼得出來在低音A到高音F之間的曲子(移調後在此範圍內的也可以),我就能夠吹得出來。
- Sep 17 Thu 2015 14:55
法師虐兔事件
本月初,有兔友在兔社團裡請求嘉義地區兔友協助,因為某佛教集團發表了「護生」兔子的照片被她看到,顯示養兔環境很糟,地點在嘉義中埔。我看到訊息時給予回應,但是因為手邊正忙著,不是第一輪去看現場環境的兔友,而是在第一輪兔友去過也請法師改善環境的三天後,第二輪的六位兔友其中一人。而我在答應參與第二次(9月11日)環境勘查後,自行上網查詢,確定那是中華護生協會的嘉義分會,位於中埔鄉的某廢棄小學內。
一起去的其他五位當中,有一位是第一輪就參與的,最了解狀況,我們到場時,法師沒有立即出現,因此趁機拍了一些照片當證據。依她所言,環境比她第一次去的時候還糟糕,兔子的食物是腐果爛菜和麥片,連水也是混到大小便的黃色髒水。三天的時間,法師什麼事情也沒做。倒是發現我們在那裡看兔子狀況的時候,法師來了,指使我們六個燒開水、打掃環境、清洗給兔子用的容器等。
- Mar 17 Mon 2014 15:16
與老友見面
由於網路的發達,數年來總是透過社群網站約略得知各時期的同學朋友近況。有些不多言的,或是不提私事的,長久下來也就只知道其人尚存世上。也有些偶爾會私訊聯絡,但老見不著面,說起來是有點失落感的。
大學時期,班上有很多對我而言是怪胎型同學,有信手拈來即文章的,有研究地下樂團透徹的,有閱讀古典文學名著還能做人物分析的,有博覽群書口若懸河的,有外文能力高強的,...都是從小在台北長大的,當時也感受到某些銳利眼神裡對我有藏不住的看輕。因此,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好遜,樣樣都不如人,總是想方設法的讓自己躲在角落畫圈圈。
- Oct 16 Wed 2013 10:24
志工生涯開始
擔任志工,是我養兔之後開始有的念頭,曾想過有空要去當動保團體的志工,可是一直停留在想的階段,有一回終於打算採取行動,問清值班時間和地點,跨縣市太遠,時間也無法配合,於是作罷。
數年就這麼過去,小孩上了小學,學校發給每個小孩一張志工意願調查表帶回家給家長填寫,我想了幾天,選擇了晨間導護。我不熱心公益,不想藉此拓展交友圈,也不喜歡為了當志工而特地排某個時段到學校服務。所以,選晨間導護理由很簡單:愛屋及烏,舉手之勞。原本我以為頂多一星期值班一、兩次就可以,畢竟晨間導護是在一般上班時間之前就結束,應該會有不少家長也願意做這樣的事,然而開完期初的志工會議才發現自己是少數(附註1.),且導護志工的人數少到我覺得有必要每天值班。也好,那就平日早上都讓孩子7:15前去學校,順便站20分鐘的導護,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。
- Jan 14 Mon 2013 12:32
BB彈事件
從我有記憶以來,娘家總是養著或多或少的看門狗,少則三隻,多也曾達十來隻,目前養了四隻。多年來都是放養在庭院讓狗兒們自由來去,每天只要大門一開,多多少少會衝出去到處作記號,因此嚇到不少鄰居或路人,這一點我對鄰居們和經過的路人們深感抱歉。早年附近鄰居不多,人心也單純,放養問題少,小巷拓寬成20米大道路之後,隨著附近住戶變多、往來車流變大,每天不是聽到尖叫就是聽到臭罵,即使如此,長輩們除了賠不是之外,沒有任何更積極的動作。
娘家人不與鄰居路人結仇,但是狗兒倒是幫娘家結了不少怨,不是每個被嚇到的人都會自認倒楣或是下次換條路走就算了,去年,母親的車子前擋玻璃被BB彈射穿破碎,這一兩天換成我的車子後擋玻璃發生同樣的事。昨晚沒仔細看,還狐疑著怎麼會下雨下成這樣玻璃上全是水痕,直到今天早上才發現慘劇。
- Oct 22 Mon 2012 18:10
祝我生日快樂
今天,滿36歲,拜網路發達之賜,多數朋友透過臉書向我祝賀生日。一整年只有這一天被洗版,即使有些網友並不熟絡,臉書上的一個朋友生日提醒,便不吝給我一句生日快樂,謝謝大家。而我,除了比較有往來的朋友以外,很少會這樣給人生日祝福,甚至有時看到熟朋友過生日被洗版,我就懶得再留言了。
隨著年紀增長,尤其是有小孩之後,生日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,只是平凡日子的其中一天,並不因為是生日,就享有什麼豁免權。家人都記得我過生日,孩子喜歡吃蛋糕,我便跑一趟蛋糕店買個最小的六吋圓蛋糕;中午好姊妹來了通電話請我吃頓義大利餐;下午收到另一位讀書會友人的Line短訊便順道到她家領禮物。生日該有的,全有了。
- Aug 24 Fri 2012 00:25
原始人進化?
我是個有歐巴桑性格的摩登原始人。我媽和我老公於去年分別進化改用iphone 4和HTC智慧型手機,唯獨我沒有。不懂也不想懂app是什麼,這就像多年前msn開始盛行時,我一直抗拒著,是一樣的心態。msn這個玩意,一直到婚後某次我參加高中同學婚禮,被糗「蛤~妳居然不會用msn」之後又過了好一段時間,發現身旁真的很多人都用msn互通有無,才強迫自己學著使用。
某友人建議我,趁著要出門遠行的機會,買一支智慧型手機,出門在外看到什麼美麗風景、奇人異事,或是有感觸,就可以隨時上傳分享。又有其他友人讚聲,說歐美國家wi-fi上網不用錢,又可以skype免費打電話回台灣,或聯絡旅館找地點之類的訊息,或是收到航空公司e-mail通知班機延誤,或是突然要更改約會時間等都很方便。說得好像我不去辦一支智慧型手機很對不起自己啊!
- May 08 Tue 2012 20:11
父後七週有感
日子一下子就過了七週,總覺得父親好像只是出門遠行而已。事實上,生活中後續處理的雜務不少,連帶需要接手的責任也很大。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欣然接受,卻漸漸產生無力負荷的感受,即使目前的事業體負責人不是我、決策者也不是我,但是好像突然間變成「不能抽身、不可或缺」的腳色。
這段期間,只因為聽說誦念地藏經對亡者有利,在父親晉塔前幾乎每天唸一遍,陸續加起來唸過二十幾遍;聽說書寫心經可以靜心,於是心經也抄寫了大概二十遍。到底地藏經幫助往生的父親多少,我無從得知,而地藏經的內文對我個人來說,重點在於「勸人為善、不退佛心」,那麼,我從生活中保持善念不生害人之心即可;至於心經,抄寫的時候讓我專注在「寫字」這件事上,確實有靜心功效,但是如果拿以前學過的文言文來抄寫,應該也有一樣的效果。我不為惡,不需要經書來導正我的心念和行為,花多少時間看多少經書對我的本性影響不大。
- Mar 31 Sat 2012 20:12
父後十四日有感
父親往生進入第二週,還是陸陸續續有親戚朋友前來上香致意,這些天來,父親的高中時期好哥們來幫忙守三、四次夜間的靈,白天則是我母親的兩位多年好友以及我的姨婆(父親的小阿姨),只要得空就來幫忙,還有一位公司資深員工(我母親的得力助手,被我戲稱是管家或總管),從父親往生的那天夜裡就趕來幫忙。因為有這些人的幫助,加上父親生前就曾說過他的後事要簡單辦理,於是治喪期間人丁單薄的娘家,得以從容處理各項細節。
大姑媽還是不停的使出磨功,想辦法要我們儘可能依照她的意思辦理父親的後事,原本我們決定要以純佛教的方式不化庫錢,後來不得不妥協,我們姊妹倆在父親靈前擲筊,擲出聖筊,那麼,就化庫錢吧!相較於整個喪葬費用,庫錢算不上什麼。對於我來說,比較麻煩的事,是寫祭父文。又希望情真意切,又要體面風光,二者難以並存,如果以前者為重,便要引起不快;如果以後者為重,那我拿龍巖的範本改一改就好,不如不要寫。我順從自己的心,選擇前者,果然寫出來之後,母親看了一臉嫌棄,表示希望讓我妹來寫。乾媽當時在場,她要我別在意我媽的想法,也讚許我的勇氣,說我的文章可以給其他經營企業的老闆們一個借鏡,說不定反而幫到別人,是功德一件。經過幾天的沉澱,我不打算在公祭的時候唸給大家聽,畢竟在我生長的環境中,是我特立獨行不正常,不需要在那樣的場合讓家人感到難堪。
- Mar 24 Sat 2012 15:59
父後七日有感
- Dec 23 Fri 2011 14:07
BBH辣媽照片選拔參賽感想
- Nov 16 Wed 2011 10:51
我的套裝情結
- Nov 08 Tue 2011 12:27
問卷過程(三)
月初,被安排了三所學校,分別是嘉義市南興國中、國立嘉義女中,以及嘉義縣竹崎中學。
南興國中由於教室興建中,暫時沒有足以同時容納三個班級的場地,於是只安排其中一個班級觀看宣導影片+問卷施測,另外兩個班級則是由主任把問卷拿給當堂課的老師幫忙施測。該校的主任很關心學生們這幾年來受網路影響的程度,陪同看宣導片之後,學生們做問卷時,跟我聊了一些現代孩子們的近況,也很認同宣導片的內容。